2025/07/26
【设问形式】“说明19世纪洛厄尔地区建设运河网络对纺织业发展所起的作用”、“阐述生物基材料加工业发展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
【考查方式】地理的意义作用是指某事物或现象所产生的地理方面的意义和作用,通常指褒义方面的影响,在其设问中常见"意义""积极影响""有利作用"等词语。由于地理意义作用类综合题不仅关注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身的深层次探究,而且重视它们对其他地理事物或现象产生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因此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历年高考中考查较多。
问题
答题方向
和角度
组织答案
农业
发展
生态农业
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挖掘了生产潜力;调整了产业结构;发展了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了综合利用率
农产品综
合产业链
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拓展了农业产业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等
生态农业园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促进餐饮、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使用沼气能源,植被破坏少;使用有机肥料,绿色优质;果草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生物燃料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减轻环境污染;延长农产品的生产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就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等
工业发展
生态工业、
清洁生产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废弃物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工业集聚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生态工业园
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工业“三废”排放,改善环境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拉动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区开发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能源
主要侧重新能源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节约非可再生能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交通建设
线路本身、沿线地区
交通运输本身意义:激活(完善)铁路网,缓解交通运输紧张情况。经济意义: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商业繁荣和对外开放;有利于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交流,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促进科技创新和进步。社会意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和文化发展
资源跨区域调配
经济、社会、
生态
经济角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角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生态角度:缓解环境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
生态问题治理
以水土流失为例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
旅游业
经济发展
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社会影响
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文化
a.促进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区域环境
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
事务发展影响
发展(积极意义+有利区位)
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收就业外汇收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城市化;能源结构优化;环境保护。
不发展(自然+社会经济)
竞争力差;浪费土地资源资金劳动力;资金技术不足;距离市场远,不利于运输,交通运输成本高;市场小。
具体案例:
☆南昆铁路、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
经济意义:①有利于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②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政治意义:①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③有利于社会稳定。
战略意义: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②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俄罗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意义:①加强东西部经济联系,促进物资交流;②加快资源开发,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开垦梯田的意义:扩大耕地面积;利于水土保持;充分利用光热等自然资源,使农业充分发展。
☆地膜覆盖的作用:冬春提高土温,防止冻害;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土壤营养(防止日晒雨淋,水土流失,微生物活动活跃,加速分解有机质);减少水分蒸发,保水;加光照强度,促进光合作用(小水珠和薄膜增加放射光照强度);防止土壤盐渍化(水盐运动的方向是向下的);抑制杂草生长;防风。
☆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的改善作用: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减少土壤侵蚀;保留冬季积雪,减少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秸秆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减轻春季冻害;抑制土壤盐碱化发展;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答题思路
回答意义类设问,一般会涉及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内容。
1.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
地理环境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回答时通常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岩石、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例如,分析我国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从气候上分析: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从地形上分析: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从地势上分析: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从农业上分析:是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从植被或景观上分析:是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的分界线。
2.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
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来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例如,修建泛亚铁路的地理意义。作为我国与东盟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泛亚铁路对我国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可从完善交通网络、加强经济联系、拓宽能源进口途径、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
答题模板与典例分析
【模板一】区域合作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增强发展在空间上的均衡性,就要破解生产要素流动中所遇到的体制性障碍,消除区域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高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效率。
1.项目合作:东西贯连一盘棋
在伊犁河谷谷口的霍尔果斯市,南国的“红豆”正在西北大地生根发芽。2015年6月,新疆红豆服装有限公司在伊犁霍尔果斯举行开工仪式。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介绍说,新疆红豆服装有限公司占地53.32亩,项目投资概算2亿元,全部达产后能年产200万套针织内衣,销售额约1亿元,可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这是江苏与伊犁项目合作的一个缩影。“十二五”以来,江苏的振发太阳能光伏发电、金玛依石油化工等168个重点产业项目相继在伊犁落地,计划总投资达1120亿元,直接带动3万余人就业。新疆丰富的石油、光照、天然气等资源,也让企业运营成本大幅下降。在项目合作中,江苏坚持“有进有出”原则:一流企业进新疆,传授生产管理经验;农牧产品走出来,促进新疆农牧民增收。江苏援疆干部、伊犁州党委副秘书长汪国强说:“抓项目就是抓发展,通过项目合作构建自身产业体系,增强‘造血’功能,是伊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抓手。”在南通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伊犁伊宁县莫洛托乎于孜村村民肯杰太的干货店被顾客围得水泄不通,肯杰太乐得合不拢嘴:“在伊犁,大枣旺季时只卖1块钱一斤,而在南通可以卖到25块钱。”自2010年南通对口支援伊宁县以来,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开设“新疆特色农副产品”专销窗口,将各类产品销至上海、浙江、安徽一带,让一流的新疆产品卖出好价钱。“新疆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核心区,江苏以产业援疆为支点嵌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苏伊产业互补优势,从而开拓双方新的经济增长点。”伊犁州党委副书记、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田洪说。
2.旅游援疆:一举两得促发展
“朋友来了,洗手上桌!”见到远客到访,艾加帕提忙把客人迎进门,摆上羊肉和抓饭,请客人品尝新疆味道。艾加帕提家是霍城县央布拉克村特色民俗家访点之一。这样的民俗家访点,让当地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央布拉克村原本是当地出名的贫困村。一年前,村里来了一位新村支书,他叫崔荣国,是从江苏江阴来的援疆干部。通过调研,崔荣国得知该村毗邻著名的惠远古城,便挨家挨户上门鼓励村民开特色餐厅、驾马车载客、表演民族舞蹈。“你们只管招待好客人,不要担心客源!”这份承诺让村民们安了心,300多名村民开始自主创业。如今,村民人均月增收2000多元,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崔荣国与江阴援疆工作组的同志被村民亲切地唤作“阿哥”。“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是新疆特有的优势,合理发展旅游业,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实现百姓富裕,是一举两得的绝佳选择。”伊犁州旅游局副局长戴洪宇说,近年来,江苏集中力量在旅游援疆上做文章,已初显成效。伊宁县的托乎拉苏景区钟灵毓秀,美景如画,但原先通往景区的道路泥泞,一年最多接待3万名游人。去年,南通援疆工作组投入3699万元,在景区内铺设了18公里柏油马路,并修缮了基础设施。这给托乎拉苏景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游客数量在一年内涨了一倍。以“素面朝天,还其自然”为要求,江苏计划在2010年至2016年投资3.35亿元,实施22个旅游项目。从2014年起,每年还拿出援疆资金的21%投入旅游业,助力伊犁将旖旎风光变成开启百姓致富路的金钥匙。
3.人才培养:授人以渔增实力
伊犁地处西北边陲,产业基础薄弱,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许多工厂因缺少技能型人才而面临投产困难的尴尬。另一方面,农村大量村民因没有劳动技能,只能闲在家。为增强伊犁的软实力,江苏巧打“人才牌”。今年4月,伊犁技师培训学院24位师生被选派到江苏盐城技师学院等3所职业学校,进行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专业技能培训。为达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回到新疆后,江苏援疆老师许为柏牵头制定“教师下企业实习制度”:将设备搬进课堂,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育出百余位双师型教师。在妇女技能培训方面,泰州援疆工作组拿出100万元援疆资金,在昭苏县创办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购买培训设备,并采取“公司授课+实训基地+技工实习”的模式,为新疆培养200多名缝纫工、服装裁剪工、手工雕刻工等人才。为培养一支永不走的人才队伍,在新一轮援疆初步启动时,江苏就拟定了详细的伊犁人才培养计划:5年内投入4.59亿元援疆资金培养干部人才,实施建立“人才特区”、引导人才创新创业、构建干部人才培养教育基地等10项措施。近五年,江苏已在伊犁开展产业人才项目183个,培养技能型人才9727人。投入一批资金、培养引进一批人才、发展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链式效应已然形成。
意义作用类试题的“审图、分析、巧作答”三步法
常见问题答题术语
典型剖析
对点精练
要点精讲
命题人话命题特点
阅卷人说失分盲区
考查方式
一般以区域热点或社会热点材料为命题素材,通过材料考查考生迁移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论证一些工程建设、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等带来的意义、作用及产生的有利影响等。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2.答案过空,不靠材料。
3.条理性差,逻辑混乱。
设问形式
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简述……对……的作用”等。
难度分值
难度中等。分值一般为6~8分。
意义作用类试题的“审图、分析、巧作答”三步法
第一步,审图文获取关键信息
细读图文材料,从文字信息中获取有关意义作用类的关键语言,准确获取相关地理要素的位置、分布等空间信息,明确其分析主体与内容。
第二步,瞄准要素主体进行归类分析
(1)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要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2)分析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第三步,巧作答
结合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准确切入,把握关键词,合理运用地理学科语言,简洁明了地进行答案组织。注意要善于从题干文字中寻求答题语言。
答题术语
类型
答题要素
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全球的水平衡;②调节不同地区间的热量;③使陆地水不断更新;④海陆间联系的纽带;⑤塑造地表形态
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
形成矿产资源;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实现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地理界线的意义
如秦岭—淮河是我国1月0 ℃等温线通过的地区,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等
修建交通线的意义
①有利于沿线地区资源开发,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②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联系;③增强民族团结;④巩固国防;⑤合理布局交通网等
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①拉动经济发展;②扩大就业;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①对输出区域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经济收入、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意义重大;②对输入区域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社会进步等方面意义重大
产业发展的意义
①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②社会:增加就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③生态:生态环境改善,减轻水土流失、荒漠化、洪灾等
典型剖析
[2017·天津文综,14(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6分)
【阅卷抽样】
【阅卷点评】
该答案思维清晰,构建完整的思维链:铁路网完善——提升旅游服务功能——促进旅游业发展——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可得满分6分。答题时如能再从铁路网建设对促进旅游设施的建设和保护的角度补充说明,答案更完整,以保证不失分。
答案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对点精练
(2019·河南郑州模拟)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读“一带一路”战略示意图及泉州、雅典降水日数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环境差异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重要原因。试比较泉州、雅典两地的降水日数季节差异及其对农业的有利影响。
(2)试从地理角度说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我国为了加大与中亚各国的来往,将继续大力兴建铁路。分析我国与中亚地区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的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泉州、雅典降水日数柱状图中不同月份降水日数可以判断两地的降水日数季节差异。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直接表现在降水量多少影响农作物生长状况,降水量多少影响光热资源、昼夜温差,进而影响水果等作物糖分的积累程度。第(2)题,有利影响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就业、区际联系、民族团结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要考虑到中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经济发展对交通的需求,再结合铁路运输的优点进行分析。
答案(1)泉州降水日数夏季明显多于雅典,冬季略少于雅典。泉州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雅典夏季降水少,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等作物的优良品质的形成(水果等作物糖分积累多)。
(2)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带动就业;能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促进商贸业与旅游业等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3)中亚深居内陆,(气候、地形等)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域广,运距长;经济发展快,运输需求量大;铁路运输量较大,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性好,速度较快,安全性、稳定性好;科技的进步是保障条件。
综合题技法专练——意义作用类
1.(2019·广东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水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其中超过70%来自拉丁美洲。十几年来,亚马孙河流域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在亚马孙河的安第斯山脉支流上已经有48座装机量超过2兆瓦的水电站,未来的20年里还计划修建150座。在亚马孙平原地区,建水电站需要修建大型水坝,产生足够大的落差,如乌阿图玛河的巴尔比那水电站和托坎廷斯河的图库鲁伊大型水电站。图1示意亚马孙河流域水电站分布,图2示意亚马孙河流域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1)简述亚马孙河流域降水特征及其对发电量产生的影响。(6分)
(2)分析亚马孙河流域水电开发对流域内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8分)
2.(2019·河南郑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位置见图Ⅰ)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每年从这里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流沙达3 131万立方米。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并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光伏产业园,随着光伏电站与龙羊峡水电站的并网发电,该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能源基地。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地面热力平衡和地表覆盖状况,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的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呈明显减缓趋势。同时,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和园区灾害风险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1)分析光伏产业对塔拉滩植被恢复的积极作用。(6分)
(2)说明引入牧羊业对光伏产业园区的有利影响。(6分)
(3)简述塔拉滩光伏产业和龙羊峡水电站的互补作用。(4分)
3.(2019·黑龙江大庆二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2018年1月,北美地区遭遇极寒天气,加拿大、美国多地刷新低温纪录。位于加拿大西北部的白马市更是气温猛降,暴雪忽至。下图为北美部分地区简图。
(1)简析北美地形对极地冷空气扩散的影响。(6分)
(2)简述极寒天气给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1.答案(1)降水特征:11月至次年5月多雨,6月至10月少雨,降水季节变化大。
影响:河流径流量不稳定,导致水力发电量波动较大。
(2)建设大坝前砍伐大面积森林,加上平原地形落差小,水库淹没的森林范围广,造成森林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失衡,陆地生物多样性减少;被淹没的大面积森林在分解过程中持续产生二氧化碳,使流域内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增加土壤养分流失,导致下游土壤肥力降低;大坝建设阻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路径,影响部分洄游性鱼类的生存环境。
解析第(1)题,亚马孙河流域降水特征要从降水的多少及季节变化方面回答。河流流量受降水的影响也会出现季节变化,导致水力发电量发生波动。第(2)题,水电开发对流域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地貌、土壤、植被、生物等方面回答。
2.答案(1)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减弱风沙;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能源,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
(2)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降低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羊群清理杂草,降低人工维护成本,降低火灾风险。
(3)塔拉滩发展光伏产业,改善生态环境,降低风沙对龙羊峡库区的淤塞;龙羊峡水电在夜晚或阴雨天弥补光伏发电的不足,提高电网的供电稳定性。
解析第(1)题,可从当地植被破坏原因,及光伏发电影响角度分析。第(2)题,可从发电、土地利用、成本、安全角度分析。第(3)题,互补就是各自都有好处,结合材料及能源特点分析即可。
3.答案(1)北美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中部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极地冷空气长驱南下;东部低矮的高原山地对冷空气阻挡不明显,大陆东部受冷空气影响也较大;西部的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西海岸受冷空气影响小。
(2)地面结冰,交通事故多发;暴风雪影响航空等交通,不利于出行;极低温影响市民身体健康;增加城市能源消耗;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遭到破坏,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影响服务业的经济效益。
意义影响类问题
☆是否大力发展某事物(发展侧重社会经济,不发展侧重环境保护)
发展(积极意义+有利区位):
1.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收就业外汇收入
2.基础设施建设
3.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
4.城市化
5.能源结构优化
6.环境保护
不发展(自然+社会经济)
1.竞争力差,
2.浪费土地资源资金劳动力
3.资金技术不足
4.距离市场远,不利于运输,交通运输成本高
5.市场小
☆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 如舟山群岛、三沙市
1.地理位置好,临海
2.航运条件好,多良港
3.位于沿海大陆架,地形地质条件好
4.气候条件好
5.海洋资源丰富(旅游、渔业、矿产、空间)
☆西气东输的意义、影响:
对西部的意义:
1.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3.增加就业机会
4.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东部地区:
1.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水坝/水库(水利工程)修建的意义:
1.经济意义:
a.调节河流径流量,缓解下游地区水旱灾害
b.发电
c.灌溉
d.航运
e.水产养殖
f.缓解交通压力(水电代火电)
g.供水
h.水产养殖
i.跨流域调水
2.生态意义:
a.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b.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缓解河床抬高(地上河) 提高水质
c.改善环境(输煤变输电 )
3.不利:
a.不合理施工诱发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
b.淹没上游土地耕地,造成移民问题
c.造成动植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d.进入海洋沙量减少,导致沿海三角洲退化、海水侵蚀陆地加剧
e.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
☆废弃矿坑的危害:
1.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浪费
2.大气中灰尘增多
3.带来滑坡,泥石流,塌陷等自然灾害
4.影响出行安全及道路建设
5.造成与周边景观的不和谐(视觉污染)
☆城市化的影响:
有利影响
1.人口转化: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2.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各方面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3.科技: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4.文化、思想观念:有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不利影响
1.资源问题:
a.大量土地被占用,耕地面积减少
b.造成城市以及周围地区水资源短缺
2.生态问题:
a.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下沉
b.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
c.植被破坏,物种减少
3.环境问题:
a.家庭灶炉、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的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烟尘、废弃污染大气环境
b.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导致地下水污染
c.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产生严重的固体垃圾污染
d.交通、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产生噪声污染
4.社会问题:
a.汽车数量增加、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b.乡村人口大量无序迁入,城市劳动力人口急剧增长,造成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有利:
1.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居民增收 增加就业
2.促进城市化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 第三产业发展
不利:
1.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增加
2.占用耕地土地资源
☆产业转移对迁出地影响:
有利:
1.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2.促进产业升级 结构调整
3. 提高土地利用率,为高端先进产业发展提供空间
不利:
1.短期内造成经济衰退,人口失业
☆开垦梯田的意义:
1.扩大耕地面积
2.利于水土保持
3.充分利用光热等自然资源,使农业充分发展
☆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
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冲击正常 社会秩序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
a.促进文化交流(1、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总体促进文化繁荣) 特色和吸引力。2、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4.影响区域环境:
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毁坏文物古迹
☆交通线路修筑的意义:
1.交通:
a.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减轻其他线路运输压力
b.缩短航程,节时节能,节省运输费用(与原有长线路相比)
2.经济:
a.加强经济联系,促进了物资流通,促进资源配置,缓解本地不足
b.有利于资源开发,发展经济
c.提供新的出口通道 ,加快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增加居民和国家收入
d.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
e.(对外交通)丰富能源来源渠道,缓解能源压力
f.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就业和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城市、区域发展(如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
3.政治:
a.巩固国防,保卫边疆、保持社会稳定
b.促进区域繁荣,巩固民族团结,加快西南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
c.促进革命老区摆脱贫困
d.保障能源安全;石油进口多样化;减轻依赖;获得稳定的油源;地处内陆,安全
4.文化:
a.促进与外地文化交流
5.不利:
a.破坏生态环境
b.不合理施工建设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c.破坏当地传统文化独立性
☆水土流失的影响:
1.水质变差
2.河道淤塞
3.河床抬高,出现地上河
4.影响航运
5.加剧洪涝
6.土壤费力下降
7.破坏地表形态,形成千沟万壑地貌
☆描述河流对海洋的影响:
1.盐度:淡水稀释盐度
2.海冰:改变海冰分部(在极地地区,盐度越低越容易结冰)
3.海洋面积:泥沙堆积为三角洲,使海洋面积减小
4.生物:营养物使海洋生物繁殖
5.生态:带来人类废弃物与污染
☆工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1.扩大就业
2.促进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促进工业化城市化
4.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水坝加高加固的影响:
1.增加了库区的蒸发量和周边的降水量,减少了库区的昼夜温差
2.减少了下泄流量,影响了水库以下地区的水量,影响下游的通航和工农业用水
3.有利于南水北(丹江口水库为例)调,有利于扩大水库的灌溉面积,减轻水患,也有利于防洪和防旱
4.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变,可能会滋生细菌和害虫,危害人们健康
5.增加供水量,提高水源地水位,增加供水速度,提高供水效率
6.加重库区移民的问题
☆高温的影响:
1.人体不能适应环境,诱发/加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2.影响植物生长,使作物减产
3.蒸发大,用水大,加剧干旱
4.用电量大,加剧电力供应紧张
5.汽车易爆胎,加剧交通事故
☆滑坡形成堰塞湖可能造成的影响:
1.淹没湖区农田,威胁居民生命
2.堰塞体可能崩溃,下游有洪涝危险
3.地下水位上升引发新的滑坡
☆酸雨带来的影响:
1.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2.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3.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4.危及人体健康
☆人口问题的影响:
一、发展中国家:
困难:
1.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
2.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造成: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口素质偏低;产生持久环境压力
措施:
1.对人口过多: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2.对老龄化: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二、发达国家
困难:
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措施:
鼓励生育 ,接纳移民
☆南水北调的意义:
调入区:
1.经济效益:
a.缓解供水区用水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工农业生活用水
b.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2.社会效益:改善供水区社会环境和投资条件,有利于社会安定
3.生态效益:
a.减轻地下水使用,改善生态环境;可能会加重盐碱化
b.调节气候,变得更加湿润,温差减小
c.生物多样性增多,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减轻荒漠化、土地盐渍化
调出区:
1.长江径流减少,海水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碱化程度提高,影响下游水质
2.加重长江泥沙淤积,影响通航
沿线区:
1.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开发利用进口某种能源(一般是新能源)的意义
1.缓解能源短缺
2.减轻环境污染,有利环保
3.促进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增收就业
4.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国家能源安全